超細改性碳酸鈣怎么才算好?
2023-10-27
作者:
瀏覽量:
超細改性碳酸鈣怎么才算好?
對于超細改性碳酸鈣來說,粒徑、比表面積、晶型和吸油值是重要的技術指標,直接影響超細碳酸鈣的應用性能。
當然不否認其他指標的重要性,但是其他指標在工業(yè)上相對更容易達到。
但對于特殊產品,超細改性碳酸鈣各項技術指標的側重點因用途不同而不同,要求也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
1.粒度和比表面積
如何使超細碳酸鈣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徑達到0.02 ~ 0.1微米是超細碳酸鈣的基本指標,當然非常重要,否則就不叫超細碳酸鈣了。
但嚴格來說,這只是完成了生產超細碳酸鈣任務的一半。如果表面處理技術和分散技術跟不上,產生的一次粒子會團聚成粒徑幾百納米的大二次粒子。
因此,在透射電鏡下,觀察到的或拍攝到的照片只能反映一次粒子的大小,而不能反映二次粒子團聚后的實際大小(由于制樣過程中的一定技術處理)。團聚嚴重的超細碳酸鈣的BET比表面積相對較小。
超細改性碳酸鈣的平均粒徑與其比表面積有內在聯(lián)系。一些研究人員使用沉降體積來確定顆粒大小。眾所周知,影響碳酸鈣沉降體積的因素不僅僅是粒度(石灰石質量、石灰煅燒質量、石灰消化、碳化條件等),也是碳酸鈣的晶體形態(tài)。而且碳酸鈣的晶型是多樣的,同一種晶型由于其幾何形態(tài)不規(guī)則,不可能彼此相同,所以晶型對沉降體積的影響是復雜的。因此,用沉降體積法確定粒徑不夠科學,誤差較大。
2.晶體形式
晶型也是超細改性碳酸鈣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。
眾所周知,普通的輕質碳酸鈣是紡錘形的。如果用于PVC塑料中,會產生較大的應力,使塑料薄膜變白。作為超細碳酸鈣,應根據(jù)不同用途生產不同晶型的產品。例如:塑料用超細碳酸鈣要求晶體結構簡單,堆積體積小,吸油值低,所以以立方體或球形為好。粒徑為0.072m的超細碳酸鈣對PVC塑料有一定的增強作用,能使產品表面潔凈、有光澤、電絕緣。用于軟電纜料時,填充量增加一倍以上,其性能仍能達到國家標準,用于塑料薄膜時,可減少泛白,提高低溫伸長率。用在硬塑料中,如塑料門窗和各種型材中,可提高沖擊強度,缺口沖擊強度可達49.1kJ/m2.
3.吸油值
超細改性碳酸鈣的吸油值對其應用性能非常重要,特別是對于塑料、涂料和油墨。如果吸油值大,用在塑料中會消耗大量的增塑劑;用于油漆和油墨時,粘度會增加。所以吸油值不能太高。
影響一個粉末吸油值的因素有很多,除了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質,粉末的粒度是一個重要因素。
因此,作為超細改性碳酸鈣,首先考慮粒徑、分散性能以及是否達到與其粒徑相對應的比表面積,然后再考慮如何降低其吸油值,具有現(xiàn)實意義。如果其分散性不好,二次粒子聚集嚴重,比表面積非常小。在這種情況下,即使吸油值低,在應用中也沒有實際意義。